解直錕去世【享年61歲】

12月18日,中植企業集團(以下稱中植集團)發布訃告稱,該公司創始人解直錕,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于2021年12月18日9時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一位中植系公司相關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事情發生得非常突然,解直錕本周仍在北京正常辦公。
據訃告,解直錕生前非常喜歡詩人朗費羅的《生命禮贊》:“在世界遼闊的疆場上,在生命露宿的營地上,別作默默無聲,任人驅使的羔羊,要在戰斗中當一名英勇無畏的闖將!”
公開資料顯示,解直錕原名解植坤,是歌手毛阿敏的丈夫、前中央匯金總經理及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解植春的胞弟。解直錕于1995年一手創辦了中植集團,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卻鮮少公開露面。在中植集團官方網站上,解直錕最后一次露面是8月26日,參加中植集團與中國政法大學捐贈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目前,解直錕通過中海晟豐(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控股中植集團76%的股份,為中植集團實際控制人。
中植集團成立之初僅為黑龍江一家造紙企業,后逐步涉足房地產領域,并于2001年通過參與重組將中融信托納入囊中,后又逐步擁有多個運作平臺,形成了資本市場上的“中植系”版圖。中融信托也是這張版圖中的核心之一。
據中植企業集團官網顯示,該公司是中國領先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集團總部位于北京,逐步發展成為涵蓋實體產業、資產管理、金融服務、財富管理等領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在實業板塊,中植集團目前依托控股的十家上市公司和獨角獸培育平臺,大力發展半導體、大數據、大消費、大健康、幼兒早教、新能源汽車、生態環保、企業外包服務等細分行業龍頭。同時在內蒙古、山西、貴州、云南等省(區),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45億噸,涉及采礦權、探礦權30多宗,包括主焦煤、配焦煤、無煙煤等,設計產能超過2千萬噸/年。金屬和非金屬礦遍及全國十二個省份,礦床潛在價值1200多億元,包括金銀銅鐵鎢錳鋰、砂石骨料等。
在金融板塊,中植集團戰略控股或參股六家持牌金融機構,包括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橫琴人壽、恒邦財險、中融匯信期貨和天科佳豪典當行。控股或參股五家資產管理公司,包括中海晟融、中植國際、中新融創、中植資本、首拓融盛,業務涵蓋不動產管理、困境資產管理、國企混改、并購重組與私募股權投資等。控股或參股四家財富管理公司,分別為恒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
據胡潤百富榜官網顯示,2021年解直錕以260億身價,登上胡潤百富榜第241名。
解直錕畢業于黑龍江省委黨校,1991年前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印刷廠的一名工人,升任廠長,后成立公司,靠兼并、收購不良資產,完成原始積累。
據不完全統計,“中植系”控股的上市公司至少有凱恩股份、美吉姆、美爾雅、宇順電子、準油股份、康盛股份、融鈺集團,ST天山等。
附中植集團發展歷程
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最早于1995年4月從黑龍江省伊春市起步,是一家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主要從事金融、房地產開發、交通與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礦業資源開發等的綜合性集團公司。
1995年,成立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為5000萬元人民幣。主要經營范圍為木材、木制半成品。
1997年,公司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主導產業發展為造紙材經營與房產開發。
1999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成立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2001年,公司控股哈爾濱中融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進入金融產業領域。同時著力發展公路投資業、水利開發業、房地產開發業。
2002年,開始大力發展信托業務。
2003年,房地產開發形成品牌優勢,業務遍及北京、上海、昆明、哈爾濱、雙鴨山、阿城、合肥、濰坊等城市,投資建設焦溫高速公路,開創民營企業投資高速公路的先河。
2006年,實施組織架構變革,形成董事局領導下的風險管理委員會、財務中心、行政文化中心、資產管理中心的總部管控體系。
2008年,基礎產業收縮與金融投資戰略布局共同推進,以金融投資業務為核心、以礦業等資源類投資項目為切入點,構建資本市場的運營模式以及集團的盈利模式。
2009年,形成金融信托、擔保、典當、礦業投資、房產開發產業群,實施九級合伙人制度,事業發展清晰定位于類金融投資控股集團。
2013年,實施全面業務轉型,形成金融、并購、財富管理、新金融四大業務板塊。
2015年,在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香港、澳門分別設立分支機構。同年控股第一家上市公司,集團開始向實業化轉型。
2019年,控股共9家上市公司,確定政府產業基金戰略。
2020年,實施不良資產重整戰略及國企混改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