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傘形配資【月利率6%,跌7%就強制平倉】

近日,多地證監局相繼公示場外配資“黑名單”,上百家場外配資平臺位列其中。
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這一波場外配資的瘋狂程度雖不及2015年,但配資平臺的杠桿基本都達到了10倍,一個跌停板不到,操盤者就面臨被平倉的風險。
賭徒的餐桌
5月28日,廣東證監局公布轄區第三十二批不具備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資質的機構名單,44家場外配資平臺在列。
在其中一家配資平臺上,記者發現,其最高可以申請10倍杠桿。
該平臺可以按天收息,操盤人可以申請100元到500萬元不等的操盤資金,最大杠桿系數為6倍,可一次性申請操盤時間為2個交易日~20個交易日。
也可以按月收息,操盤人可以申請1000元到1000萬元不等的操盤資金,最大杠桿系數為10倍,可一次性申請操盤時間為1月~12月。
以按月收息為例,比如操盤人投資保證金100萬,10倍杠桿,那么,獲得的操盤資金就是1000萬,利息按月收息,月利率為操盤資金的0.6%,那么,一個月的賬戶管理費為6萬,對于本金來說,月利率高達6%,總操盤資金為保證金100萬 1000萬操盤資金,虧損警戒線為1040萬((預警線=操盤資金 保證金×40%)),虧損平倉線為1020萬((平倉線=操盤資金 保證金×20%))。操盤首月支付的費用為保證金100萬 賬戶管理費6萬元,即106萬。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多家位于名單中的配資公司,發現10倍杠桿已是標配。
那么,10倍杠桿意味著什么,當投資組合下跌5%,就來到了預警線;一旦下跌7%,就會被配資公司平倉,更別提一個跌停板。
早在2014年~2015年,大盤快速爬升,場外配資一路瘋狂,尤其是信托資金、銀行資金以及P2P資金也大量介入其中,傘形信托配資、網絡配資模式興起,并帶領更多資金進入二級市場,風險積壓成了“堰塞湖”。
2015年年中,股市上演“過山車”,千股跌停,相當一部分來不及逃脫的配資平臺、操盤人均被卷入其中,損失慘重。
一家配資公司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凡是來做配資的客戶,個個都是賭徒。
是炒股還是對賭?
5年過去了,慘痛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開始逐漸消散。去年以來,場外配資再度興起,證券賬戶持有人更是經常性的接到配資公司“你炒股,我出錢”的小廣告。
隨著科創板的正式運行,場外配資也打起了科創板的主意,不過,由于在科創板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所以,場外配資平臺均要求前5個交易日不允許交易,第6個交易日才可以買入,另外,由于科創板漲跌幅限制為20%,所以,在盤中不可以提取盈利。
在一家配資平臺上,這樣宣稱:配資成功后,網站客服會為客戶在合作券商開立股票交易賬戶,在第二個交易日9:15以前將以站內信方式將交易賬號和密碼發送給客戶,客戶在明道配資“軟件下載”頁面下載恒生電子的HOMS客戶端就可以開始交易了。
據了解,恒生電子的HOMS系統可將一個證券賬戶下的資金分配成若干獨立的子賬戶進行單獨交易和核算等,可以多產品管理、指令系統、風險控制,具有傘型分倉功能。
由于配資平臺需要對資金來源方和資金使用方進行風險控制,在資金使用方,也就是操盤方進行交易時,配資平臺要及時預警、止損或平倉,對于配資平臺的資金來源方,有的會指定券商,于是,就需要分倉軟件把大賬戶資金分為眾多小賬戶資金給操盤方使用。這其中,都需要使用分倉系統。
早在2013~2015年,配資平臺大多使用恒生電子的HOMS系統進行分倉,而該系統原本為方便公募、私募的基金管理人對交易團隊各成員進行分倉管理、業績考核等。
2015年9月,證監會對恒生網絡(恒生電子控股子公司)下達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15]68號),恒生網絡停止HOMS平臺支持服務。
去年,曾有報道稱,配資火爆背后,恒生電子被指重新開通分倉軟件,對此恒生電子澄清,目前恒生電子及控股子公司均未研發、銷售任何配資軟件。
有業內人士透露,當下配資公司宣稱的恒生電子HOMS客戶端基本是假的。
除了分倉軟件以外,還有的配資平臺只好轉道傳統的老辦法,即招募大量的個人賬戶提供給操盤者使用。
就實際交易來說,配資平臺也分為實盤和虛擬盤。
實盤,即操盤方使用的是配資平臺分配的券商賬戶,交易資金真正進入二級市場,盈虧靠實力;虛擬盤則是指配資平臺資金沒有進入市場交易,而是和對方對賭,操盤者的虧損幾乎是板上釘釘。
由于操盤客戶必須使用配資公司的交易軟件和交易賬號,所以,非業內人士也很難分別到底是實盤還是虛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