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劼露臉照片大全【你甘心嗎】

周劼的炫富,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當時,我在想,還有這么傻的人嗎?他難道不知道在今天,大家對于炫富已經非常痛恨了嗎?
這應該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吧。我當時這么想。
果然,后來通報出來,這是他進入江西交通系統的三個月內。
更加果不其然的是,他能夠拿到這樣的職位,也是他的家族動用所有的人脈力量,為他這樣的廢渣謀取到的最好的職位了。
廢渣確實“給力”,以一己之力,如今要接受全國人民的檢查。
很好,達到他的目的了吧?既然這么愛炫,放到全國人民的眼睛下去炫,這下子露臉過癮了吧?
廢渣以一己之力,差不多要毀掉自己家族兩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
深耕一個系統,盤根錯節,多少利益相連。
而周劼,從小就已經習慣這種待遇,一聽說他爸是誰,大家都對他特別好,哪怕就是保安,也對他畢恭畢敬,因此他很享受這種“人上人”的生活,享受對他另眼相看的感覺。
每一個系統,都有無數個周劼,輸給這樣的人,你甘心嗎?
正如周劼所說:“我怕你會讀書嗎,名校研究生都別想那么容易進入我單位。這個人當年仗著自己會讀書,看不起我們這種靠父母的,社會會教他做人。”
不知道刺痛多少小鎮做題家的夢?
小鎮做題家辛辛苦苦十幾年,卻敵不過周劼這樣的學渣,輕輕松松被這樣的“官二代”秒殺,這樣不公平的競爭,輸給他,你真的甘心嗎?
想起我自己的經歷。
剛畢業時,我也是一腔熱血的青年一名,想著要在職場如何建功立業,這不,現實很快就給我上了一課。
我當時進的一家企業,是一壟斷系統行業建立的下屬單位,當然,我這么一說,你肯定想到的就是:這家壟斷行業里有很多人將自己的子女或親屬塞進了這家公司。
事實也確實如此。
也許你會問我,那你是怎么進去的?
是的,我也是“塞后門”進去的,我家親戚幫的忙。不過,正因為我的專業對口,因此我很有信心能夠贏得了那些關系戶,當然,事實證明,我高興得太早了。
也許你會說,這家公司有正式對外招聘過嗎?
當然有,在正規的人才市場招聘的。
不過,在其之前,我家親戚就已經告之我這個消息,告訴我一定會錄取,面試走流程而已。
走完了流程,之后是公示。
再跟著就是開全體新員工大會,在這場大會上,所有人都聽到一個不幸的消息:要去某部隊軍訓半個月。
當時正值盛夏。
結束這場有史以來最難忘的軍訓之后,我們還得接受為時半年的崗前培訓。原因有幾點,無外乎新單位的大樓還沒裝修好,再加上99%的人都對此行業一無所知,得去學習。
于是,我只得跟著又去炒冷飯,重新再去學一遍專業知識。
順便一提的是,在培訓中,發現不少軍訓時沒來的“新面孔”,一問,原來人家更有門路,打聲招呼,軍訓就不來了。
是的,我承認,沒人想去軍訓,我不認為我在盛夏的太陽下筆直站立暴曬4個小時,再去有秩序地奔跑兩千米,我的人格從此就提升啥的,別跟我整那些沒用的,我只恨我沒暈倒而已。
培訓半年,開始考試。我當時以特別認真的態度,近乎完美的狀態做完所有卷子,當時出考場時,我甚至還慶幸,當時在學校里,考第一的那種感覺又回來了,整個人的狀態特別好。
不過,職場就是職場,和校園不同,成績最終也按所說的公示,反倒是我,考得太好,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
實力暴露得過早,確實是職場大忌,如今想起來。
分配部門,不消說,被分到最差的部門,然后我又在最差的部門做著最差的事,跟外面招來的大媽們干著同樣的活——做保潔。
我不是對保潔有歧視之意,360行,行行出狀元,我一直堅信這一點。只是,明明專業對口,考試第一的我,最后被如此忽視,如此打壓,年輕氣盛非常郁悶。
明明是同批進去的正式工,人家都可以坐辦公室,輕松敲著電腦;而我拎著抹布和桶,還有拖把,進進出出打掃地面窗臺和廁所。
郁悶之中,又和自己的主管鬧了幾次矛盾。后來在好心的同事提醒之下,人家告訴我,這主管非常小心眼,人家有后臺,直接被提拔當主管,可是又擔心鎮不住手下,偏偏你專業對口又考得太好,人家不防著你才怪。
好吧,都直接把我整到保潔這兒來,還不放過我。
那一年時間,是我工作至今以來,最最郁悶的一年。
卻是我工作的頭一年。
打擊之大,可想而知。
壓力特別大,我也因此爆肥了20斤。一度懷疑自己得了飲食紊亂癥,后來又經歷了痛苦的減肥,這些都是后話。
大家也可以想象到的是,一年不到的時間,我辭職了。
花了那么多代價弄來的工作,還是堅持不下去了,無它,看不到前途,讓人特迷茫。
不是說保潔沒前途,而是說,如果干個多少年的保潔,我能夠翻身,那么也可以;偏偏在這里,我只看到特權,永無出頭之日。
這是我踏上工作崗位后,社會給我上的第一課。
打聲招呼,殘酷的軍事訓練不來;打聲招呼,就可以進好的部門、輕松的崗位。這些,還僅僅是我肉眼看得到的特權,那些看不到的呢?
這恐怕是周劼讓當下的人們如此反感的原因吧?
每個人都有輸給特權之時,也許你屢屢考公失敗,也許你也跟我一樣遭遇過職場排擠,最關鍵的是,這些都跟你自身的努力無關,而是你輸給了周劼這樣的人。
你真的甘心嗎?
周劼的炫富,刺痛的是我們每個人的心。
我已經離開那家企業很多年,如今能夠留在那里沒挪窩的,全是周劼這樣的廢渣。
假如我還留在那里,我依然還得跟周劼這樣的人競爭。
結果也是可想而知。
當我跳出這個圈子,我發現,天地如此之廣,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真正的人識之士,我是可以拼出一番天地的。
也許有太多的長輩會勸你說,待在那企業多好呀。可是,待在那種地方,你就一定得跟周劼競爭,并且還是極為不公平的競爭。一次、兩次,你可以忍、十年、二十年,你能夠忍得下去嗎?
昨天很多人在說,假如我的朋友圈里有周劼這種人,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將其屏蔽。
換作是我,我也會這么做。無它,只因為我特別不喜人在我面前裝B;其次,這種low穿地心的行為,也拉低我朋友圈的檔次。
清高,是做題家最后的抗爭。
關鍵是,如果留在那單位,不但得忍受周劼的朋友圈,還得每天跟周劼這樣的高調的廢渣一起共事,他不做事你來做,他出了錯還得你來擔,做好了功勞全是他的,這樣不公正的待遇,請問你可以忍受幾個十年?人生能有幾個十年?
在那里,沒有公平公正可言。
周劼說:“圖一圖二,這個(原話被隱藏,應該是罵人的話),原來覺得自己讀書好,看不上我們這群學渣。都什么年代了,還覺得光靠讀書可以飛天。以為是60年代……”這副語錄,真的讓我想起前同事的那些語錄們,太多太多了,都是這么一副嘴臉。請問你可以忍受這樣的嘴臉多少年?
最后,摘錄一下我的某位同事的朋友圈,順便一提,這是一個至今留在那里的“邊緣周劼”:”有些人的圈子如果不適合你,或格格不入,那還不要進去的好,因為硬擠進去,真的很難受,不喜歡看人臉色。”“認識的人再多,也沒有真心可貴。”“已經過了會迷惘和被迷惑的年紀,以后的路只想一個人好好地走。””接受人走茶涼,安靜地離去,也是一種美德。“
我很慶幸離開得早。
倘若留到現在,估計我都寫不出以上這種文字,估計我早就被卷瘋了。
當年的同事們,日子并沒有外人想象的那么滋潤,實際上,所謂的幸福感,就是剛畢業的那兩年,別人還有焦頭爛額找工作的時候,他們陷在舒適圈,有一種穩定感。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隨著出走的人越來越多,混得越來越像樣,留在其中的,也愈來愈迷茫,就像我那位前同事一樣,被向上升的焦慮和向下滑的恐懼支配,甚至得了心理疾患,至今活得也很痛苦,而且這種痛苦也沒有辦法可以解除,因為上面的位置就那么幾個,自己上不去,干著急也沒用。得了心理疾患這樣的“附加值”,就讓外人覺得留在那里更加不值。
留在小鎮,你就得跟周劼競爭;留在國企這樣的“舒適圈”,你也得跟周劼競爭,只有你去了周劼不屑去的地方,他不屑干的工作,你才能逃離得了周劼。
你要的,不過僅僅是一個公平的機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