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怡和羅仲謙澄清【竟道出了婚姻的真心話】

其中,總演繹大女主的楊怡在劇中又有精彩表現,引發眾人關注。
而她的老公羅仲謙也傾情出演了此劇,夫妻二人婦唱夫隨,共同搞事業,簡直不要太甜蜜。
許多人都以為,既然夫妻在同一個劇組一起拍戲,肯定理所應當地在同一個房間睡覺休息。
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們二人沒有。
對此,羅仲謙在接受媒體追問時解釋道:
劇組有安排到足夠的套房,而老婆大人毫不猶豫選擇兩間房。
他自己也認為與太太的化妝時間不同,不想吵醒對方,希望各自有充分的時間休息,故而二人分房睡。
答案一出,也許讓許多想吃瓜的媒體感覺到了無趣。
畢竟很多人提到分房睡,第一印象就是懷疑這對夫婦是不是感情出了問題。
畢竟社會上還有“夫妻分房,感情必亡”這樣的說法。
更何況羅仲謙與楊怡自從2016年結婚以來,二人就不怎么被看好。
楊怡當時是已經功成名就的TVB大花旦,老公羅仲謙卻一直不瘟不火,不少人懷疑他是不是想靠楊怡“上位”。
加上羅仲謙還有家暴的“黑歷史”,許多人都認為楊怡這次肯定是選錯了人。
沒想到幾年下來,二人幾乎沒有雜七雜八的事情,生了兩個孩子,兒女雙全,事業上也算穩步發展。
由此我們也能看出,夫妻分房到底會不會影響婚姻,還真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01
分房跟婚姻是否幸福沒有必然關系
曾經有部綜藝叫《新生日記》,李艾和丈夫在節目中透露,他們分房睡了多年。
這件事在當時就引起了參演明星們的熱議。
而麥迪娜的婆婆,從兩人結婚后就一直向她灌輸這樣的觀念:
“分房睡絕對不好,床不能太大,越小越好,床太大了,夫妻距離就遠了。”
李艾則認為,夫妻分房睡的好處簡直不要太多。
首先是有了私人的空間,雙方都不怕被對方打擾;
而兩人如果吵架,分開的房間也可以讓兩人冷靜下來,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即便如此,李艾的這個觀點也沒有得到多少人的認同。
主流的聲音依然認為既然結了婚就應該睡在一起,這才是婚姻應該有的樣子。
而嘉嘉就是堅定地認為夫妻絕對不能分房睡的那一類人。
結婚五年,無論發生了什么,她與老公都是睡在同一個房間,同一張床。
可諷刺的是,即便在同一張床上,她也常常感到孤獨。
有時候跟老公吵了架,她氣得半夜睡不著,眼淚把枕頭打濕了一片。
而旁邊的老公早已經鼾聲如雷,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
當看到老公跟沒事人一樣呼呼大睡時,她往往會更加氣悶。
生了孩子后更是如此,孩子半夜哭醒,需要換尿片,她一瞬間就會驚醒,又是哄寶寶又是換尿片。
而斜眼看一眼老公,睡得依然死氣沉沉,仿佛跟他們不在同一個空間。
男人到底是一睡著就很難醒來,還是壓根就在裝睡?
她不明白堅持睡一個房間的意義是什么,就像她也不明白婚姻的意義是什么一樣。
有時候她也會想:要不然分房睡吧,眼不見心不煩,反正老公啥也不管。
可轉念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分了房,被人知道了會不會笑話我?
分了房,兩個人的感情會不會更糟?
于是即便兩人像正常夫妻一樣,在一間房里生活,在一張床上睡覺,但嘉嘉依然充滿了婚姻的孤獨感。
可沒有分房,也對于她的婚姻絲毫無益。
有一對夫妻則有自己的處理方式,他們分房睡,但在兩間房中間開了個小門。
平時需要自己的空間時,就回到自己的房間,避免互相打擾。
而需要對方幫忙或者想要與對方溝通時,直接從中間的小門穿過就能找到對方。
因為他們感覺兩個人鬧矛盾時,面對面吵架很難冷靜,而且經常矛盾越來越激化。
分了不同的房間,有什么話通過手機消息溝通,表達的時候就有了冷靜的余地,發出的內容也可以斟酌斟酌,謹慎許多。
看到了嗎,婚姻幸福跟是否分房,一點兒關系也沒有。
以為依靠一種形式就能讓婚姻的矛盾永遠解決,是一種懶政,也是一種妄想。
因此重點在于,當矛盾真的發生時,我們是否有能夠處理矛盾的智慧;
并且能否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策略,以尋求關系的和諧。
02
夫婦共同認可的模式,就是好模式
心理學家胡慎之認為:“一對夫妻對婚姻抱有同樣的認知,才是影響婚姻走向,最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說,是不是分床,是不是分房,甚至是不是異地,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們兩口子都認可這種方式,都認為這種方式舒服。
小陶虹有一次在《奇葩說》做嘉賓時做出過類似的表達:
為什么婚姻只能是一種模式呢?
別人覺得好的模式就一定適合你嗎?
過日子是你們兩口子的事情,你們兩口子都認可那就行了啊!
這句話道出了婚姻的真諦,怎樣過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都舒服。
而尋找一個兩個人過日子都舒服的方式,就是婚姻中最大的課題。
比如網友小晴就遇到了這個難題,老公嫌她打擾自己,要求一定要分房睡,而小晴自己是不情愿的。
好幾次她在另一個房間都會忍不住想:
老公在干嘛?有沒有跟人聊騷?
如果沒有做虧心事,為啥想自己單獨睡一個房間?
她感覺到了失控、不安,這時候的分房,對二人無疑就是不合適的。
如果沒有妥善地解決掉這些不安,小晴必然會越來越懷疑老公,并且不斷去質疑老公。
而她老公會感到不被信任,厭煩,兩個人的關系必然越來越疏遠。
03
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婚姻模式
劉若英跟老公的相處模式被曝出時,許多人難以理解。
兩個人出了門,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去不同的商店,看不同的電影。
回到家,也是一個向左,一個向右,住不同的臥室,只共用廚房和客廳。
有人會覺得這不就是室友嗎,哪里還是夫妻?
可劉若英覺得這種模式非常舒服,適合他們夫妻兩人。
可見,只盯著別人的模式,是無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的。
許多感情專家會告訴你:這樣做婚姻更長久,那樣做更容易離婚……
可真正適合自己的,只有自己才知道。
分房睡只是婚姻中雜亂繁多的事物中很小的一件,投射出的卻是許多人常見的困境:
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無法根據自己的感受進行選擇,必須要依靠一個統一的標準。
可世上哪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呢?
在網絡發達,資訊泛濫的今天,找到一個方法太容易了,可找到幸福仿佛越來越難了。
幸福是一條很長的路,路上必然有磕磕絆絆,有艱難險阻,也有迷茫和不知所措。
但不要忘了有一盞指明燈,永遠亮在那里,指引著我們的方向,這就是內心的聲音。
若內心覺得這種方式不舒服了,那就是在告訴你:
哪怕身邊所有人都認可這種模式,但這種模式就是不適合你。
而內心里真心喜歡、感到舒適的方式,則無論外界有多少反對的聲音,也是我們需要堅持的。
婚姻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女性是要照顧孩子,還是要出去工作打拼?
老公出軌是要離婚,還是堅守在婚姻中?
兩人鬧了矛盾,是要冷戰到底,還是主動妥協?
哪里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判斷題啊,婚姻是一種選擇題,最重要的就是選擇最適合我們自己的。
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在關系中最適合的相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