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廢處置上市公司有哪些(處理危廢的有哪些上市公司)

為大家解答關于 危廢處置上市公司有哪些,針對“危廢處置上市公司有哪些”的話題,財都小生為你搜集了相關文章, 廢物處置領軍企業——華新環保上市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來看危廢處置上市公司有哪些咋回事。
2022年臨近收尾,人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轉眼已過了第三個年頭,近日,疫情防控“新十條”進入落地實施階段,放開已成定局,我國復工復產穩步推進,沉寂許久的消費潮開始涌動。與此同時,世界各國攜手應對環境變化的努力也不曾停歇,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全球共識的“公約數”。其中,在“雙碳”戰略引領下,循環經濟方興未艾,我國轉型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亦正步入“快車道”。
值此供需兩端景氣度或將同步回升的大好時機,華新綠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新環保;證券代碼:301265.SZ)于12月16日也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開資料顯示,華新環保是地區領先的固體廢物綜合處置高新技術企業,長期專耕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和處理處置,主要業務包括電子廢棄物拆解、報廢機動車拆解、廢舊電子設備回收再利用和危廢綜合經營。發展至今,公司已具備齊全的相關業務資質、領先的技術水平以及顯著的渠道優勢,業務布局完整性亦位居行業前列。據悉,早在2012年,公司就被財政部、環保部、工信部等列入了全國“第一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還是發改委確定的廢舊家電回收利用國家示范項目承建單位,業務綜合實力已獲廣泛認可。
同時,據了解,本次華新環保擬公開發行7575萬股,每股發行價格13.28元,網上初步有效申購倍數高達5955.74750倍,網上定價發行的中簽率也僅為0.0286%,可以說受到了投資者的熱烈追捧。而隨著申購工作的順利完成,預計借力資本橋梁,公司即將乘勢而上,書寫發展新篇章。
有“土壤”,能“發育”:固廢業務前景廣闊
“互聯網 ”點燃發展引擎
企業的快速生長離不開市場豐沃“土壤”的“滋養”。
當前,在可持續發展趨勢下,資源合理利用已成題中應有之義。由于電子廢棄物、報廢車輛的非正規拆解,不但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還將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隨著環保政策愈加完善與嚴格,電子廢棄物與報廢車輛將逐漸流回正規拆解渠道,而廢棄電子產品和報廢機動車正是華新環保主營業務。
據了解,電子廢棄物拆解以及報廢機動車拆解的主要原材料,每年產生數量較為巨大,其中,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處理數據和行業調研估算,2021年,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處理量已達到了約8700萬臺。而在報廢機動車方面,我國汽車產業自2005年起蓬勃生長,居民汽車保有量連年高增,隨著使用年限將至,前期積累的大量汽車將陸續進入報廢期。此外,公安部相關數據還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5億輛,這表示,未來報廢機動車拆解市場仍有著廣闊增量空間。
除了必需的“土壤”,企業也需要具備自我發育的實力。對于華新環保來說,這意味著“扎根”位置的選擇、渠道優勢的建立以及運營方式的不斷革新。
在區位選擇上,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市。北京是我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與科技創新中心,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先后跨越了兩個萬億臺階,從1.9萬億元增長到4.03萬億元,人均GDP也從9.28萬元增長到18.4萬元,居于全國首位,達到發達經濟體中等水平。發達的經濟水平意味著該地區電器電子產品和汽車的保有量較高,這也可以從側面看出,北京市對固廢處理處置有著充足的市場需求。
同時,華新環保還擁有穩定的回收渠道。據了解,廢舊電子設備回收再利用業務近三年也對公司貢獻營收為12%左右,該業務產品主要為二手服務器、二手計算機等產品或部件,對原材料有一定要求,只有產品性能、穩定性較高的報廢電子設備經過調試后才會具備較高的使用價值。憑借規模優勢以及專業的電子產品處置能力等優勢,華新環保同多家大型互聯網科技公司、金融公司、政府機關、事業單位、4S店以及規模較大的個人供應商達成了長期合作關系,原材料來源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營方式上,公司注重與時俱進,順應產業升級大勢,探尋“互聯網 ”發展路徑。利用微信平臺超8億月活的用戶沉淀,公司開通了公眾號并開發了業務小程序,創新性拓展線上競拍業務,還實現了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以及二手汽車配件銷售全環節互聯網化,不但大幅節約了交易雙方時間和溝通成本、拓展了個人客戶,也顯著增厚了公司業績。2019年至2021年,公司電子廢棄物拆解業務以及報廢機動車拆解業務通過網上競拍模式產生收入分別為1.47億元、1.24億元和2.41億元,毛利占該兩項業務產生的毛利(扣除基金補貼產生的毛利)近三年約為53%。
數據見真章。言及企業是否具備強競爭力,終要回歸到財務視角,審視其關鍵業績指標是否能夠保持良性增長。華新環保招股書還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由5.83億元增至7.8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16%;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則由8579萬元增至1.5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35%。
對于華新環保近年的發展態勢與業務布局,有知名頭部證券機構研究員分析認為,華新環保具備綜合處理處置電子廢棄物、廢舊電子設備、報廢機動車和危險廢物的能力,且公司在固廢處理領域形成的較為完整的業務鏈條,可以更好地發揮業務間的協同效應,為下一步多個危廢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建設提供了依托和保障。
危廢業務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業績取得亮眼增速
“危廢”是危險廢物的簡稱,指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等可能對環境或者人類健康造成有害影響的固體或液體廢物,2021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將其分為46大類467種。《2020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顯示,2019年我國大、中城市工業危廢產生量達4499萬噸,而危廢許可證持證單位實際收集和利用處置量為3558萬噸,同比增長31.92%,但同危廢產生量相比仍存巨大缺口。
盡管如此,由于該類廢物存在危害性,我國對危廢行業企業實行經營許可制度并對其嚴格監管。根據規定,危廢綜合經營必須要具備專業技術人員、符合安全要求的貯存設施、處置設施、污染防治設施以及填埋場所的土地使用權。此外,已具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若想增加危廢經營類別,需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重新申領危廢經營許可證。
危廢經營行業特殊性所帶來的嚴苛準入條件,使得以華新環保為代表的已入局企業牢筑資質壁壘。從種類上看,據《危廢處理行業分析展望》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行業接近90%的企業處理危險廢物種類少于10種,僅有不到1%的企業能夠處理25種以上的危廢,而華新環保具備綜合處置36大類危險廢物的核準經營資格。而若站在處理量角度,67%的企業危廢年處理能力低于2萬噸,超過80%的企業日處理能力低于50噸。反觀華新環保,公司核定年處理能力可達9.5萬噸,平均日處理能力可達260噸,處理規模遙遙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
在危廢業務的勤懇耕耘,也為華新環保帶來了可觀回報。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危廢處置服務產生銷售收入分別為3433萬元、1.19億元和1.5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也由6%增至19.69%,今年上半年占比再次升至24.34%。尤值一提的是,危廢處置與其他業務板塊相比毛利率較高,公司近三年危廢處置業務毛利率平均為74%。可以看出,危廢綜合經營已被華新環保成功打造為第二增長極。
在未來戰略布局中,公司亦將發展危廢業務放在了重要位置。在募投項目規劃上,“3萬t/年焚燒處置項目”可處理危險廢物23大類;“華新危險廢物處置中心變更項目”則擬在內蒙古華新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項目建設預留用地上,將原第六區柔性填埋場變更為剛性填埋場,變更后合計處理危險廢物規模仍為9.5萬噸/年,現已建成第二區柔性填埋場并投入使用。根據公司建設進度,內蒙古生態環境廳現已核發剛性填埋場處理能力1.2萬噸/年的危廢經營許可證。
除了募投項目,公司“貴金屬及銅物料提煉項目”(以下簡稱:貴金屬項目)、“飛灰脫鹽及工業廢鹽綜合利用項目”“氟化工高沸物綜合利用項目”以及“含鈷冶煉廢渣中鈷的提取項目”四大危廢資源綜合利用自主項目也處于穩步推進中,其中貴金屬項目部分業務已處于試生產階段。隨著上述項目的有序落地,公司將實現生活垃圾飛灰年綜合利用3萬噸、廢鹽3.5萬噸,提升自身制造高附加值脂肪族含氟化學品能力,且能夠生產出鋰電池級硫酸鈷,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相對于西方,華新環保所經營的固廢業務以及危廢綜合處置在我國起步較晚,屬于國家鼓勵類行業,隨著未來環保企業的不斷發展,如華新環保這種擁有較大規模、雄厚資金實力、成熟拆解工藝水平的龍頭企業有望脫穎而出,市占率進一步提高,實現強者恒強。
危廢處置上市公司有哪些,現在,你了解 危廢處置上市公司有哪些(處理危廢的有哪些上市公司)了么?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聲明:該內容系證券市場紅周刊網友自行發布,所闡述觀點不代表本網(橡膠經濟網)觀點,如若侵權請聯系財都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