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證券:明年飼料需求有望回升 龍頭企業集中度存較大提升空間(東莞證券什么時候上市?)

東莞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展望2023年,生豬產能有望回升,有望帶動豬料需求回升;家禽飼料需求有望跟隨家禽產量回升而回升,水產、反芻及寵物飼料有望保持穩增。從中長期來看,我國人均肉類消費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增長空間,帶動養殖業發展。養殖業規模化程度有望不斷上升,拉動工業飼料普及率上升。目前我國飼料企業單廠產能低,龍頭市場集中度還較低。未來隨著產業一體化趨勢的發展,龍頭集中度有望不斷提升。維持“謹慎推薦”評級。
建議關注:海大集團(002311.SZ)、新希望(000876.SZ)、唐人神(002567.SZ)、大北農(002385.SZ)、禾豐股份(603609.SH)等。
東莞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我國飼料行業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未來仍有增長潛力。
我國飼料工業起始于上世紀70年代,1991年起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飼料生產國。2011年,我國飼料產量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近十年來,我國飼料產量總體保持增長。2011-2021年,我國飼料總產量由1.81億噸增長至2.93億噸,CAGR約為5%;其中豬飼料產量由6830萬噸增長至1.31億噸,CAGR約為6.7%;禽飼料產量由8456萬噸增長至12141萬噸,CAGR約為3.7%。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肉類消費量仍然較低。未來隨著收入持續提升,我國居民肉類消費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拉動養殖業發展。規模化養殖趨勢推動飼料普及率的提升。
持續淘汰落后產能,規模化程度不斷上升。
我國飼料行業持續淘汰落后產能,飼料加工企業數量不斷減少。截至2019年末,我國飼料企業數量由2005年的15518家下降至5016家。與此同時,我國飼料行業規模化程度也在不斷上升。2019-2021年我國年產10萬噸以上的飼料加工企業數量從621家增加至957家,企業產量占比從46.60%增加至60.30%;年產100萬噸以上的飼料加工企業數量從31家增加至39家,企業產量占比從50.50%增加至59.70%。
我國飼料行業格局分散,龍頭集中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以飼料產量作為衡量行業集中度的標準。從龍頭公司的產量占比來看,新希望、海大集團、通威股份2021年飼料產量分別約為2854.14萬噸、1968.72萬噸和537.69萬噸,占我國飼料總產量比重分別為9.7%、6.7%和1.8%,CR3約為18.2%,CR5約為21.5%。與德國、日本CR3在30%以上的集中度相比,我國龍頭集中度仍較低,未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風險提示:原料價格波動,疫情反復影響,疫病大規模爆發,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