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地鐵亮相【】

但市場占有率不足以體現全部競爭力,適應未來市場需求,做足技術儲備,才能在未來市場立于不敗之地,通過與科技部合作,吉林已經研發成功下一代地鐵。
未來的地鐵到底長什么樣?都有哪些新科技?戳視頻來看記者的報道↓
坐過地鐵的人,可能都有種感受,似乎是在光影之中前行、穿越。我的左手邊是52年前,在這里誕生的中國第一輛地鐵。而我的右手邊,是未來,這是將要投入使用的下一代地鐵列車。這一切都發生在我所在的這個地方——位于長春的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創新“智慧”地鐵
來,認識一下“下一代地鐵”吧。先用一句話介紹它——這是目前為止世界自動化一流等級的無人駕駛技術產品。對于乘客來說,最直觀的就兩點——安全、舒適。咱們先說舒適,高峰擠地鐵,都經歷過吧。下一代地鐵有辦法,車門上方的3D雙目攝像機可以自動精確地計算上車的乘客數量,從而判斷列車乘客擁擠指數,引導站臺乘客乘車,準確率高達98%以上。
再看這車窗上,這可不是普通的玻璃,而是一片55寸的OLED智能顯示屏,乘客能夠在各個角度進行觀看。通過智能的人機交互系統,在乘車時,乘客能上網、讀新聞還可以逛網店,還可在線觀看你喜愛的影音節目,從這以后,坐地鐵,黑漆漆的窗外就沒有了。
至于WiFi信號全覆蓋,這是起步。這車還配備了可以通過燈光傳輸網絡信號的LIFI系統,同時列車的燈光和車窗還可以根據車內環境調節明暗度。咱們東北有句話叫“說話好使”,以后坐這車,就是不用您說話,也好使。另外,咱們東北人做事講究周到,你看,車在輪椅停靠區,還專門為殘疾人設計了助聽服務,你看周到不周到。
還有最重要的安全。車前端安裝了“障礙物及脫軌檢測”裝置。當雷達系統在行駛區域內探測到障礙物時,會自動開啟緊急制動功能,只需50毫秒便能使列車接到停車指令。
現在咱們說說無人的事。這地方像是駕駛室,但你找不著司機。新一代地鐵采用的無人運行系統。每天從清晨自動喚醒、自檢、出庫,到站后發車、行駛,停靠站、折返,結束運營后回庫、洗車和休眠,各項任務均由列車自行完成,不需要人為參與。而且,它的無人運行系統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自主研發。這就是未來每天將送你上班,接你回家的伙伴。
驅動創新 打造我國核心軌道研發基地
這只是一輛地鐵嗎?這只是一輛載人工具嗎?當然不是,從最新的智能信息化科技、新型材料研究應用、不斷創新突破的工業生產水準,最重要的是,這種將各種新技術系統化的整合能力、這種無止境的創新探索能力,這些都是這輛車上的標簽,可以說,我們每天上班、回家所依賴的伙伴,體現的就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生產制造能力。
安家在長春的中車長客已發展成為我國核心的軌道客車研發、制造、檢修基地,它生產的城市軌道客車早就已經走出國門,出口到23個國家和地區,每一天,經受全球各地數萬公里運營的考核。這一切背后的關鍵,就是自主創新,開放融入。中車長客始終不斷增強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先后組建了國內外7個分研發中心,實現了技術和市場的雙重區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