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卡有什么用【南海這張卡有啥能耐幫你安家】

2018年4月,南海區正式推出人才分類認定的申報指南和操作指引,將人才分為1-7類,針對每一類人才南海還進行專項的補貼和扶持。同時,每一類人才經認定和申請都可以領取一張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才卡,這張人才卡不僅是身份的認可,更綁定了政務、金融等多項實用功能,深受人才歡迎。
今年是南海人才立區戰略實施第8年。8年來,南海深切體會到人才對地區發展帶來的巨大效能。全面建設全球創客新都市對珠三角、粵港澳、全國乃至全球人才資源的內在渴求,倒逼南海進一步優化和提升人才政策。
“一張卡”讓人才安家落戶
3月14日,南海人才卡服務平臺推出免費試駕奧迪某新款車型的服務,同時還可以享受最高近兩萬元的購車優惠,吸引不少人報名。而類似的服務在南海人才卡服務平臺上還有很多。
從拿到人才卡至今,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劉時友用得最多的功能就是人才卡贈送的龍騰卡,每次出行,他都能憑龍騰卡享受到南海區為高端人才定制的機場或高鐵VIP休息室服務。此外,劉時友還解鎖了更多人才卡APP的新玩法,如免費健身、免費洗車、特惠門票……通過南海人才卡平臺的福利,劉時友讓自己的業余生活不斷豐富。
如今,在南海生活了14年的劉時友已經快成為地道的南海人,對于當年離開家鄉福建,來到南海打拼的決定,劉時友從不后悔,而是感到慶幸。“只要有石頭的地方,我就能生存。我之所以選擇南海,是因為這里的創業環境、生活環境、人文氛圍都很好,我肯定不會離開南海的。”當時,即使云南、湖南、廣西、四川等地區開出了誘人的政策條件,他也全部拒絕了。
與劉時友一樣在南海打拼多年的還有南海技師學院教師謝海波,“南海是我的夢想之城。”謝海波說。2007年謝海波離開家鄉江西萍鄉來到南海上學,而后因在技工領域的突出成績而備受關注,2016年,他被佛山市政府授予“大城工匠”的稱號。
作為南海區認定的首批分類人才,人才卡對謝海波來說更多的是一個激勵,“它明確了我的努力方向,給了我更多的前進動力。”謝海波說。
在南海,像劉時友、謝海波這樣用人才卡享受福利的人還有很多。2018年4月,為了完善現有人才服務環境,讓人才在南海更好的就業創業,同時實現以才引才的目的,南海區推出人才分類認定申報服務,通過人才分類認定的,可以領取人才卡。
為什么申請人才卡,又有哪些好處?范小玲的答案直接明了,“人才卡讓我們的團隊更穩定。”做技術研發出身的范小玲如今已經擁有5件發明專利。但這一切并非單打獨斗就能完成。
“我的團隊里面很多都是外地人,如何讓他們留下來做研發是我一直在考慮的事情。”在范小玲看來,人才卡不僅是政府對人才的認可,還有切切實實地好處。如今范小玲團隊里80%的成員都已經拿到了人才卡,并通過人才卡搭載的優惠政策、人才服務等福利在南海安家落戶。
探索“政務 公共 金融 商業”服務樣本
去年 1 月,由南海區人才辦牽頭,聯合人社、科技、住建、教育、衛生等部門,對南海區人才政策體系進行了優化調整,出臺了認定與扶持相分離、高層次人才和基礎性人才并重、增量人才與存量人才并重、市場與企業作用充分發揮的人才新政。
人才卡以及南海區人才卡服務管理平臺(下稱“人才卡平臺”)正是新政的產物。它以服務和管理南海區的人才為主要職能,依托支付清結算、大數據征信和互聯網營銷,結合銀行銀聯的優勢,搭建以人才分類認定、人才政策申報線上線下管理為主,輔以各種金融咨詢和投資服務、增值便民服務、專屬特權服務的 O2O 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人才卡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整合社會、政府的相關優質資源,平臺為各類人才開辟各項優質服務的“綠色通道”,探索“政務 公共 金融 商業”的四位一體服務樣本。
“跟以前的人才服務單一的側重在政府資源的扶持不同,我們不僅有子女入學、優先落戶等政府提供的傳統服務,同時創新地突破現有資源引入社會資源,讓社會服務人才。”南海區人才辦政策法規科科長黃健忠表示,目前南海人才卡囊括人才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平臺還在全國率先研發“南海人才卡”APP,數據顯示,目前已有38578位用戶、2016家用人單位成功注冊南海人才卡APP。同時,通過線上線下聯通,平臺還多次組織活動,豐富人才生活,增強人才對南海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其中,脫單聯誼活動位列線上線下“人才最渴望參加的活動”榜首。以今年1月20日舉辦的人才卡脫單聯誼會為例,吸引142人參與報名,由平臺篩選出60名嘉賓參與,年齡主要集中在25歲-28歲,29%的嘉賓來自醫院學校等事業單位,71%的嘉賓來自一汽大眾、本田汽車等知名企業。
此外,人才卡平臺還提供針對性的“人才貸款”服務,包括人才定制消費貸、經營性貸款等類別。人才卡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業務具有高額度、低利息、快速審批等特點,受到許多人才歡迎。
“我們希望整合各方資源,為用戶、企業、商戶、銀行、政府等架起溝通的橋梁,將更優質便捷的生活方式提供給到南海的人才。”上述負責人說。
人才服務全覆蓋搭建愛才氛圍
今年1月,在南海區第十三屆黨代會第四次會議閉幕式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做了“重振南海虎威,再造高質量發展新南海”的演講。事實上,無論是空間格局再造還是產業集群再造,都需要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從2011年至2018年,南海區“人才立區”戰略成效顯著,全區人才總量從31萬人增至50.7萬人,增幅達63.5%。
今年的南海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面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力爭實現人才認定總量翻一番的目標。緊盯南海產業發展需要,既要積極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也要加大力度培育高素質產業技能人才,著力解決企業人才需求多元化問題。
以民營企業、制造業企業、中小企業為主的南海,如何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變制造為“智造”,有著迫切的人才需求。“我們希望借助人才卡的創新服務增強人才對南海的認同感,讓人才真正在南海安家落戶,同時希望能夠形成口碑傳播,達到以才引才的目的。”黃健忠說。如今南海不僅對人才的衣食住行有全程的關懷,而且將覆蓋的范圍從原來的高層次人才擴大到現在各個層次的人才,極大地提高了人才的歸屬感。
以人才卡平臺為代表的南海人才服務創新,取得了良好成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人才卡服務平臺注冊用戶總量3.3萬人,注冊企業總量1770家,有效申報總量1.5萬,認定人才10932名,其中一類人才3人,二類人才58人,三類人才160人,四類人才478人,五類人才1508人,六類人才4357人,七類人才4368人。
如今人才在南海不僅可以在線上實時掌握各類政務服務、金融服務、商旅服務、生活服務、資訊服務等信息。而且還有多個線下活動可以參與。
“現在我們的人才隊伍還在進一步擴大,同時我們也希望能給區內人才鏈接更多資源。”黃健忠透露,南海區第四批人才認定結果將在本月底公示。
【撰文】肖霞 趙進 基石
南海區人才辦供圖
【作者】 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