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孟晚舟是誰【匯豐銀行又被點名了】

據《人民日報》表述,2017年,匯豐銀行為了躲避美國司法機關的起訴,將孟晚舟提供的華為PPT文件送到美國手中。
這份PPT之所以給到匯豐銀行,是華為為了向匯豐證明自身沒有不合規的情況。這本應該是充滿誠意的溝通合作,沒想到匯豐為了自保,竟然"賣友求榮"。
按照路透社的說法,匯豐銀行在2016年到2017年一直"配合"美國司法部調查華為,不但突然終止了與華為的金融合作,還私自違背客戶保密協議,將客戶信息和相關文件提供給了美國。美國司法部這才有機可乘,編織了一張不在國際規定框架內的大網對華為下手。
這件事起源于美國霸權,起源于美國自行制定的美式標準,如果說華為當年與伊朗的合作是違反美國制定的規則,那美國又將國際規則置于何地呢?
歸根結底,美國司法部對孟晚舟的"審判"并不在國際規定的規則框架里,但是匯豐銀行違反客戶保密協議,泄露用戶信息和文件,卻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參考一下之前鬧得轟轟烈烈的"池子舉報中信銀行泄露個人信息"事件,如果現在還有人覺得匯豐銀行沒有做錯任何事,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報姐不止一次聽見有網友說:"匯豐只不過提供了一份文件而已""匯豐又沒有造假""編造理由坑害華為的又不是匯豐"……
難道現在還有人不懂"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的道理嗎?從商業層面來看,匯豐作為一家金融機構,違背企業的立德之本,背信棄義,出賣合作伙伴信息;從政治層面來看,匯豐在中國領土上吃飯撈錢,卻又傷害了中國主權、尊嚴和人民感情。
要知道,匯豐是家英資銀行,在香港問題上立場一向不明確。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最近還專門發文點名匯豐,稱"中國和香港都沒有欠匯豐,匯豐在中國的業務,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銀行完全可以隔夜取代。英國要和中國較量,持有匯豐賬戶的特區政府,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工商界,尤其是人大代表、各級政協委員要馬上自保,避免成為類似華為一樣的人質。"
香港前特首都發話了,而且意思很明顯。
首先,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銀行可以取代匯豐。這都已經要讓匯豐銀行卷鋪蓋走人了。
其次,英國要和中國較量,那持有匯豐賬戶的人就要馬上自保,防止像華為那樣被坑了。這不就是說明匯豐銀行在香港這件事情上是向著英國的?
背信棄義,吃飯砸碗,匯豐銀行90%的利潤來自中國,可是高階管理層幾乎全部都是英國人,說白了,它就是一邊賺中國人的錢,一邊做傷害中國人的事情。